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四川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四川:高考将临“四川版”试卷7日与考生见面
2006-6-6 9:21:34 来源:四川新闻网 【字体:小 大】
(记者周波)7日就要开始高考了,本报特别提醒考生注意考试时间,在明天下午“看考场”时弄清考场情况及相关注意事项,切勿因粗心大意造成遗憾。

    今年是四川省首次实施自主命题,后天与考生见面的将是真正的“四川造”——从命题到印制等都由四川省自行完成。

    按照规定,今天考生将到相关考场熟悉情况并接受考前教育,考生及家长应注意了解乘车路线及时间(包括打的所需的时间),以便后天到考场能更顺利一些,且不至于迟到。到考场熟悉情况应包括自己的具体位置及厕所等。本报特别提醒考生注意,高考时交通可能比较拥挤,届时应尽量提前到场。要提前准备好考试用具及相关证件,以免到时手忙脚乱遗忘。

今年高考具体时间安排为:

6月7日,上午9∶00—11∶30考语文,下午3∶00—5∶00考数学;

6月8日,上午9∶00—11∶30考文科综合/理科综合,下午3∶00—5∶00考外语。

    考生还须注意,各科均有提前进场时间,语文科和外语科考试可提前30分钟进场,其余两科也可提前20多分钟进入考场。按规定,正式开考15分钟后将不再允许考生入场,而外语科更是在开考前15分钟就不再允许考生入场。为此,本报特别提醒考生注意,参加高考千万不要迟到,即使在规定的“迟到时间”内到达,也会影响心情。

遇到意外这样办

    考场上遇到意外情况时,首要原则就是不紧张,一切都要以确保考试为原则,问题总能够解决的。

忘带准考证怎么办?

    虽然本报每年都提醒,但还是有考生因为这个问题耽误了考试。千万记住,一旦忘记带《准考证》,不要紧张。最好一边通知家长尽快将准考证送达考场,另一边尽快与学校带队老师联系,在老师的帮助下与监考老师进行协商。

到考场发现忘带文具怎么办?

    参加高考要带上规定使用的文具,最好是在出家门之前检查要带的全部物品。如果忘了带其中一样,最好不要回家拿。一般来说,同一个考点总会有认识的同学,考试前可以向熟悉的同学求助,看他们有没有多的同类文具可以借来使用;此外考试日期前做“踩点”工作的时候,要留意考点附近有没有文具出售,以备临时购买。另外,也可以向监考老师请求帮助,考场应该会帮助考生解决文具问题的,别不好意思开口,以免耽误了答卷。

眼镜(包括隐形眼镜)出了问题怎么办?

     一般来说,戴眼镜的同学如果有条件,应该事先准备备用眼镜,特别是戴隐形眼镜的同学,必须准备备用眼镜。万一眼镜出现问题却没有备用眼镜,就应该以使自己眼睛舒适为原则进行紧急处理,防止损害眼睛的情况(比如只有一只眼睛戴眼镜)出现。考试时最好带一瓶能够使眼睛舒适的滴眼露,以备使用。

考场有人晕倒怎么办?

     如果在同一个考场看到别的考生晕倒,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。如果是自己感到不舒服,要及时向监考老师说明,不要硬撑;如果是别人出现类似于晕倒的情况,会有老师和医生做必要的处理,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答题。

情绪紧张这样稳定

    考生进了考场,一切都要靠自己调节。一是要尽快把情绪稳定下来,二是要提高答题效率,当然,这也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解决。下面的三个细小行为或许有助于你的高考。

    进入考场后首先要稳定情绪,不要闭目养神。通过两件事就能把情绪基本稳定下来,认真地填写准考证号、姓名等,千万不要心急,不要图省时间就心急火燎地填,认真写字是稳定情绪的有效手段;答第一个题时一定要一笔一画地写,不要图快,以巩固初步稳定的情绪。

     拿到卷子千万不要急于把试题全看一遍,大体看看有几个题,有几页题就够了。如果拿到题之后就逐个地看一遍,因为时间短,有些题肯定一眼没有看明白,就会在心里留下“是不是不会做”的阴影。看完题数和页码后,就开始像正规答卷一样,在心里开始从第一题认真答题,将开始的选择题答案记在心里。

    答题一定要构思,特别是文科的有些论述题,最典型的是作文题。一般的答题要拿出百分之二三十的时间构思。比如一个文科论述题要答10分钟,你至少要拿出两三分钟的时间构思。作文题你拿出五六分钟构思都不过分。一是构思这个题用哪个知识点回答,二是构思这个题从哪几个方面书写表述。构思好了,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,不容易走题。特别是作文,如果构思好了,在大脑里有了完整的轮廓,写的时候就会一气呵成。构思对文科知识作用比较大,理科知识要具体分析应用。

高考期间这样吃

    马上就要高考了,不少家长都反映不知道该给孩子吃啥好。科学合理的饮食起居习惯,有助于调节孩子的身心状况。那么,考生的饮食安排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呢?怎样吃才能保证孩子有一个最佳的身体状况呢?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颇有经验的高三教师。

不要吃得太饱

    不要吃得过饱,最好是七八分饱就行。吃得太饱,身体负担过重,人容易疲倦。另外,考生家长备餐的时候,注意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,保持营养含量的均衡,考生在家要注意喝足够的水。

不乱用滋补品

    家长应少让孩子服用所谓的营养滋补品,不必期待那些标榜提神醒脑的产品会产生“特异功能”。过度服用滋补品只会伤身。少喝刺激性饮料,如浓茶、咖啡这样的饮品,尤其有些考生空腹饮用这些饮料更容易伤身,比如胃痛的话就无法专心备考了。另外,考生生病用药,特别是临上考场用药一定要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,一些药物会让人头昏、欲睡,影响成绩。

不吃高热食品

    很多考生在临考期间胃口都会不大好,这是很正常的,家长不必为此太担忧,考生也不必强迫自己像平时一样吃东西,只要不至于饿着或营养不良就好了。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清淡、开胃的食物,不要太油腻,最好不要吃煎、炸食品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